close

20140414(一)

之前曾想過跑步時使用運動手錶來記錄跑步過程的相關資訊,但後來還是決定可以用手機的app(mysports) 即可達到差不多的記錄功能,而且再怎樣還是會有跑步帶手機的需要,另外買運動手錶來記錄資訊的想法因而作罷。

但因為最近有記錄以及即時了解運動之時心率狀況的需要,上周五在24小時購物的pchome上買了一只 BRYTON CARDIO 40 運動錶。這支錶以前就有初略的研究過,是頗能符合我個人的需求,再加上剛好特價促銷,定價4990元,減為3490元,再加買心率帶1600元,合計只要5090元,差不多就是原價的買錶送心率帶的優惠,所以當下就下單訂貨。

周日已收到貨,並且經過兩天的研究已經大致設定好了碼錶功能,明天清晨去實測一下。

20140415(二)

早上去跑了園區5k,用新的運動錶記錄整個過程,基本上相關的功能都能運作正常,包括距離和配速與以前所了解的一些數据相當,碼錶資訊(即時性)也都是我所需要的,將來應該會在例行性的跑步(或騎車)時使用這個新的工具。雖然僅僅只是初次使用,並不一定有常態性的參考意義,但其中有兩項內容倒還是令我比較吃驚:一是我的步頻,5公里下來每一公里的平均步頻多是在89、90之間,換成分鐘數就是每分鐘大約180步的理想數字,這表示以前有刻意的調整與訓練的結果是有價值的。另外一個也是令我比較關注的就是心跳值,前兩公里一下就颷到平均130幾,第3k(長緩上坡)竟然是到150幾,如果這項數据是正確的話,我的上坡心率恐都偏高,得多注意,步頻變慢或步幅變小的調整是有必要的,心率超過150可不是什麼好事,畢竟以我的年齡來說,最大的心率也只有165左右(一般算法:220-年齡),以百分比來說150已達最大心率的90%了,可能不是最佳數据,得再研究調整。

查了一下國外的一個專業網站,若以跑馬來說(應該是平路情況下),前12k理想的每分鐘平均心率(bmp)是在120-130之間,28k之前逐漸的提高至140bmp,然後在42k之前也是逐漸漸的會拉高,但最高值是147bmp;若是如此切成三階段,第一段約莫是最大心率的70%,第二段是80%,第三段才到達90%;看來我是得注意一下了!!

 明天去試跑柯湖路10k,看距離、速度及坡度之間有什麼比較特別的數值可參考。

20140416(三)

今日晨間跑柯湖路。碼錶上幾個特別的數值是:

1.繞一圈運動錶記錄的里程是9.2k,比以前手機app的距離短少約0.3k,以地圖上的軌跡來看,運動錶的飄移較少,較為準確。

2.心率平均是144,上坡路段最高曾達到162(一下子),下坡想穩定至130的區間但沒成功,主要可能也是因步頻和配速快了一些(接近6分速),雖呼吸算順暢,但心率還是在140以上。

3.步頻的話還算穩定,全程平均是88(176步/分)。

4.整趟下來花了1h01',均速約6'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哥 的頭像
    東哥

    東哥的部落格

    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