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1218(三)

上周日(12/15)參加台北富邦馬拉松,是我的第二馬。但由於距上一場初馬僅約一個月的時間,加上初馬賽後感冒和腳部不適加起來約兩周的時間,完全不能運動,第二馬之前幾乎沒有進行比較飽實的長距離跑步訓練,賽前大概只再累計跑了約50km左右,對於限時5小時30分的台北馬來說,我實在不怎麼覺得有做好準備,但是因為初馬有大概5.5小時完賽的成績,而且是在半途膝蓋受傷的情形下所完成,所以只要確定腳沒大問題,對台北馬還是抱持著樂觀的態度。

活動當天陰雨綿綿,但氣溫是還可以的18度c,所以對跑步造成的影響並不大,不過好似因雨棄賽的人不少,所以當天人潮沒有我前一年插花9km時的熱鬧。

賽前也考慮是否要帶手機以mysports來記錄這次賽程的配速,以及要不要自行帶水壼等問題,後來也是因雨,決定不帶手機,補水的問題也判斷比較不會有大量飲水需求而改帶最小的(220ml)手持壼來應戰。

結果最終以5小時23分完賽,大會成績是5小時24分,也就是說我在槍響後一分鐘內就通過了計時拱門,這次會刻意擠到前面最主要還是擔心大會會用大會時間來進行關門管制,而不是個人成績來計算,早一點出發可以減少這方面的壓力。

出發到結束雨勢沒停過,我在前10km穿著剪短下擺(剪得稍短了十公分)的便利商店輕便雨衣跑,雖然過了5km之後身體就熱了,但在雨仍不停打在身體的情況下,我並不像許多跑者脫掉了雨衣,甚至丟掉直接淋雨跑,是過了10km之後我才脫掉,並收拾好放在隱形腰袋裡,到了30km的時候雨勢仍不小,而且跑速變慢,有風有雨,身體會冷下來,那時我再度穿上雨衣跑,直到終點前300公尺(光復路轉仁愛路之前)才脫掉丟棄路邊。我想雨衣的事,我的策略是對的,對能順利完賽有不小的決定性。

本來的策略是以7分速跑全程(5小時完賽的理想化),但是最終僅前20km是可以維持這樣的結果,10km處是一小時十分鐘,20km處是二小時二十分鐘,嗯,很好,但過了約25km處,速度似乎無法有效維持,除了下雨且路面到處積水的關係,體能不足也是主因,速度整個掉到了8分速,所以通過30km處時是三小時三十八分鐘,比預定的三小時三十分鐘慢了八分鐘,而且步頻越來越慢,腳越來越重,我知道不可能去拼5小時內完賽,但總希望在5小時出頭可以完成,沒想到30km過後速度再快也只有8分速,最後的12km跑了一小時三十六分鐘(真的是8分速),所以最後的幾里路就乾脆放鬆心情,以完賽就好為目標的跑,最後是關門前六分鐘完賽的成績。

本想跟著addidas的配速列車跑,但一出發他們一群配速員就衝得不見人影,所以還是以自己的表來配速,不太去強調應有的成績就不大會有壓力。

全程中最難跑的就是河濱公園的積水低漥處,到處都有,前半段都會盡量用"閃"的繞過去,但後半段因鞋子濕得很徹底,所以索性遇到了水漥就給它"踩"過去,一整雙腳好似泡在水中5小時一般,還真的不好受。

這次也用了脛骨帶來跑,在20幾km之後發現膝蓋並沒有什麼異狀,所以就給拆了下來,也放進隱形腰袋中,跑完後,腳跟膝蓋其實都還好,在正常的肌肉酸痛範圍內,並沒有像上次連走路都會痛的情形。這是不是表示肌肉的強度也有進步了呢?

Dana到終點處等我跑完,很高興她終於來參加我的活動了,賽後換了件乾衣服和擦乾頭髮之後,我們就用散步的方式走回家~~~台北馬拉松,成功!

下一場是1/11的神奇馬拉松,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哥 的頭像
    東哥

    東哥的部落格

    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